• 恒行娱乐



  • 中俄联合研制金属3D打印技术及专用粉末的研究

    点击量:284 发布时间:2017-02-20 作者 :恒行娱乐(上海)增材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近日  ,中俄联合研制重型直升机项目 ,又一次传出“正式启动”的消息。
     
      这次消息主要源自于俄罗斯政府公布了梅德韦杰夫总理签署的项目文件 。这一中俄联合研制项目,可谓好事多磨 。
     
      到底这项目靠不靠谱呢?
     
     
    中国重型直升机展示模型
      
    该项目的主要目的在于 ,研制一种双方都在使用的米-26直升机的后继型号。早在2014年 ,两国已经初步达成了联合研制的协议。2016年普京访华时,两国正式签署民用重型直升机研发的协定。但是具体工作进度缓慢,即便目前双方政府都确定了项目的正式启动 ,前路依然是困难重重 。
     
     
     
      一 、资金困难
      
    中俄联合研制重型直升机,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纠缠不清 。双方在大量军事合作项目上 ,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纠纷 。其中一个焦点在于俄罗斯经济低迷,无法负担新武器装备的巨额研制经费 ,而且在谋求外国注入资金的举措上存在诸多不正规的行为,由此带出了许多引发双方争论的问题 。
     
      俄罗斯方面已经通过各种官方 、非官方渠道表示过 ,并不打算为研制米-26的后继型号掏钱。毕竟俄罗斯还有一定数量的米-26,都处于可用的状态 。例如去年米-26抢救吊运过一台在西伯利亚偏远地区受伤的安-2运输机,也执行过不少基建运输项目,说明俄罗斯手头的米-26状态还不错。因此,俄罗斯对新增重型直升机的需求较小。而中国则只有一只手可以数得过来的米-26,在四川地震救灾活动后非常希望获得更多重型直升机,这让俄罗斯方面认为应当把最大的风险——负担主要的研制费用的责任扔给中方。
     
     
     
      而在历史上,中方早已在多个项目上公开表达过与俄罗斯合作的困难 。如果俄方不投入资金,实在难以令中方安心。例如军方媒体报道过购买伊尔-76运输机之后,俄罗斯竟然因为缺乏产能等原因拖延交货,导致直接影响空警2000等关键作战平台的发展。苏霍伊战斗机的交付也磕磕绊绊  ,出现不少缺斤少两或者质量缺陷的问题 。简而言之,到底谁出钱、出多少,是双方需要付出很大谈判努力的要点 。
     
      二、发动机还没有着落
     
      苏联时期研制的米-26直升机,用的是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的D136系列涡轮轴发动机,也就是安-72使用的涡扇发动机的缩小、涡轮轴版本。这直接带来了一个问题,现在的乌克兰,根本没有兴趣帮助俄罗斯推进全新重型直升机项目。这是俄罗斯海军舰艇、空军战机都面对的一大难题,因为许多军用发动机来自于乌克兰,现在已经没有了着落 。俄罗斯也深知研制新型发动机的难度,因此在中俄联合项目之中俄罗斯直升机集团原本表态要使用乌克兰D136 ,但是俄乌之间的战事彻底打破了这一计划。
     
     
     
      中国方面也只能两手准备:一方面 ,俄罗斯表示将自行研制米-26的本国发动机——PD-12B涡轮轴发动机 ,它可以替代D136 ,但是俄罗斯什么时候能交付可靠好用的PD-12B,令人担忧 。俄方具体负责的俄罗斯联合发动机集团的说法是只需要两三年,根据过往经验,这恐怕是一个很不靠谱的承诺 ,乐观估计也许需要五六年。PD-12B依靠PD-14发动机项目积累的成功经验 ,核心机将完全与PD-14相同。
     
      另一方面 ,中国直接向乌克兰方面购买需要的D136发动机,这一选择也许较为可行。乌克兰已经公布了D136T改进型发动机,甚至有报道称愿意在中国设厂生产。最为惊人的报道是,中方有意引进马达西奇公司几乎所有的核心航空发动机产品,甚至可能收购这一公司 ,但乌克兰是否愿意卖出这家具备战略意义的公司或者其核心产品 ,还不太好说 。但乌克兰目前的生产秩序相当混乱,而且D136发动机适用于米-26,并不等于适用于中俄全新研制的新型重型直升机,也许还需要继续投入,进行改进升级。
     
      三、全新重型直升机项目面对着相当的技术挑战
     
      如果中俄只是简单的研制一个米-26重型直升机的小改型,实用价值必然大打折扣,这是因为中国展望的是未来几十年迅猛增长的国内直升机需求 ,不可能满足于简单的研制一个1970年代技术水平的直升机,这样的飞机也不可能满足未来的需求。这就对全新重型直升机的性能要求定下了很高的起点。
     
     
     
      据称,2040年时中国将需要200架重型直升机。这一直升机,起飞重量需要至少达到38吨,内载货物10吨 ,外挂重量要达到15吨 。考虑到中国复杂的气候与地貌 ,必须具备出色的高温、高原、高盐度环境中飞行的能力。尽管米-26是一个出色的直升机,但它的高温高原能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特别是与美国直升机相比只是吨位更大,技术水平实际上远不如美国直升机 。只不过美国方面不认为自身需要米-26那样巨大 、起降条件要求很高的直升机,满足于CH-53K那样吨位的直升机。
     
     
     
      在这一项目之中,俄罗斯也还没有亮出明确的设计方案。虽然许多人认为上个世纪末已经出现的米-46重型直升机 ,是米-26的后继机型,但米-46其实是不同级别的直升机。米-46起飞重量只有30吨,远小于米-26,外挂能力预计下降为10吨 。这也说明苏联相关方面认为需要一种小于米-26的重型直升机,以扩大其运用范围 。米-46计划使用许多新技术 ,包括当时西方已经开始大量运用的复合材料、先进航电设备等等 。
     
      不管怎么说 ,为了控制研制风险,中方已经表态将使用类似于米-26的整体布局 。我国直升机设计师吴希明已公开表示 ,新的联合研制重型直升机将采用米-26那样的单旋翼带尾桨常规布局 。此外也有报道称中方将这一新直升机的吨位略微调低,并没有米-26那样大。
     
      小节
     
      重型直升机,是中国迫切需要的机型,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军事运输都非常需要这类直升机。目前这类飞机还完全无法国产化,因此中俄联合研制项目势在必行,问题在于开展的难度和需要的时间金钱。希望双方能够尽快解决分歧,真正启动全新重型直升机的研制工作 ,早日给中国军民用户交付出色的新一代直升机。
    上一篇:2017年3D打印金属粉末制备技术及现状
    下一篇:低熔点金属3D打印技术研究
  • 微信二维码


  • XML地图